愛智圖書 教學一點通 / 智慧鳥主題教學區 / 我家住臺灣
大班
我家住臺灣
我家住臺灣
諾貝爾選擇「主題教學」的課程模式,因為它提供了孩子開 放的學習環境,讓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探索主題概念,凝聚學 習經驗,建構主題知識,也自主的運用習得的各項知識解決 所有的問題與挑戰,展現出「知識就是力量」的學習價值。 感謝諾貝爾用心與無私的分享,讓所有教學者能直接且深刻 體驗主題教學的魅力,以及主題所給予孩子的學習意義。

回教學分享列表
大班
我家住臺灣
諾貝爾選擇「主題教學」的課程模式,因為它提供了孩子開 放的學習環境,讓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探索主題概念,凝聚學 習經驗,建構主題知識,也自主的運用習得的各項知識解決 所有的問題與挑戰,展現出「知識就是力量」的學習價值。 感謝諾貝爾用心與無私的分享,讓所有教學者能直接且深刻 體驗主題教學的魅力,以及主題所給予孩子的學習意義。

回教學分享列表
主題介紹
近年來「鄉土教學」受到教育主管單位的重視,鄉土對幼兒來說是生活中最密切也最熟悉的部份,「認識臺灣」更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幼兒非常重要的課題。臺灣雖小但其一縣一市、一鄉一鎮、一景一物、一山一水都有其特色,「愛鄉愛土」之情源於「認識與了解」,從幼兒的觀點出發,以臺灣的地理、歷史、人文三面向作為課程規劃的主軸,教學上以幼兒生理、心理發展為經,以幼兒日常生活經驗為緯(如假日的旅遊經驗),以幼兒的興趣為原點(如對小吃及玩的興趣),架構出「認識臺灣」的學習主體,內涵蓋的每一個學習活動,提供幼兒探索、操作及觀察的機會,同時也經歷一連串發現、協商、解決問題、合作、創作……的學習歷程。期待這樣的課程,讓臺灣的幼兒了解在地的鄉土文化,進而關懷鄉土、參與鄉土。


主題緣起
對幼兒而言,生活中人事物的互動,原本就以家庭、家族或周遭鄰近的社區為主,幼兒經常會隨著父母家族到臺灣各地旅遊,對臺灣的印象因此而生,如:什麼地方最好玩?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?到什麼地方買紀念品等,諸如此類的例證說明了帶領幼兒認識臺灣,若能結合成長歷程中的經驗,將能引起幼兒探索的動機,引發學習的樂趣,讓學習變成有趣且有用。對幼教老師來說,除了本身具備的專業素養外,進入主題前,也必須對臺灣的人文史蹟、自然風貌有所了解,再融入園所在地社區的生活經驗、人文歷史、文化建築與環境,並蒐集相關的社區組織、自然環境、人力資源,轉化為豐富生動、提供直接經驗的教學材料,若能配合幼兒有興趣的專題一同探索,相信能獲得極佳的學習效果。主題「就從自己做起」,把臺灣當成好朋友一樣來認識它,讓自己成為幼兒最好的嚮導,帶領幼兒導覽這塊土地,這不僅是扎根的工作,也是紥實的使命喔!


課程前準備
(1) 學習目標
˙認識臺灣島的地理環境與外形特色。
˙了解臺灣的移民故事。
˙認識臺灣各地的風土民情與物產。
˙培養土地認同與族群融合的觀念,建立愛鄉土的情操。

(2) 資源
˙旅遊的照片。
˙各地旅遊景點的DM、雜誌或簡介手冊。
˙旅遊時曾經購買的紀念品、明信片及收藏品。
˙各地的名產特產。
˙家鄉的地名故事或由來。
˙分享家中與「臺灣」相關的繪本、CD、圖片、月曆、影帶、拼圖。
˙有關臺灣民間的生活諺語。(作為學校每日一句的資源)

(3) 書籍
˙亦宛然布袋戲、臺灣森林共和國、福爾摩沙繪本(遠流)
˙小小美術鑑賞家系列—虎姑婆、爸爸講古蹟、媽媽上戲去(雄獅圖書)
˙天燈‧母親、永遠的北淡線、福爾摩沙稻草人、臺灣的森林、在集集下車、長著眼睛的火車站、火車載我去看海、聽爸爸說童年、陪媽媽回外婆家(星月)
˙我們住的臺灣、美麗的臺灣、到部落走走、候鳥來了、我們都住在地球(親親自然)
˙三角湧的梅樹阿公、射日、奉茶、勇士爸爸去搶孤、走,去迪化街買年貨、小島上的貓頭鷹、洪通繪畫無師自通(青林)
˙寶島小遊記、紅龜粿、看!阿婆畫圖、黑白村莊、龍家的喜事(信誼)
˙大家來逛祖師廟(聯經)
˙FORMOSA一座島嶼的故事(台原)
˙臺灣民間故事、臺灣地名故事(華一書局)
˙臺灣仔回台灣(東方)
(4)自製教具
請把正確的地名找出來喔!
請找出各地的名產與小吃,並連到正確的產地喔!
說說看各縣市的顏色,並找出正確的地理位置,插上相同顏色的旗幟吧!
旅遊大玩家,一邊玩大富翁,一邊認識臺灣各地的人文景觀喔!
(5)戶外參觀地點
˙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
˙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
˙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—水資源利用、災害與防治、居住與環境等常設性展示區
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—地球環境廳之臺灣自然生態主題展 示區、921地震教育園區
˙國立臺灣博物館
˙八所自然史教育館:桃園縣東門國小、南投縣仁愛高農、嘉義縣新港國小、臺南縣光榮國小、高雄縣高苑技術學院、屏東縣墾丁國小、臺東縣三仙國小、宜蘭縣羅東國中
˙客家文物館(高雄市、美濃、花蓮鳳林、屏東竹田、臺中東勢、臺北三峽、苗栗、石岡土牛等)
*園所可依所在城市選擇前往參觀,亦可安排做為全園的郊遊地點。


情境布置
◆ 主題牆幼師巧妙的將臺灣地圖與旅遊照片結合,讓幼兒除了透過地圖了解旅遊地點的位置外,更是協助幼兒「從局部到整體,從整體到局部」,完整的建構出臺灣各縣市的位置及幼兒對臺灣地理位置的基本概念。
◆幼師運用主題相關資源與資料進行角落布置,如:主題相關書籍、海報、主題相關的經驗圖表、圖片、教具、主題學習單、主題相關知識等。


主題發展歷程
從分享旅遊的經驗開始當老師開始構思「我是臺灣囝仔」的主題時,內心產生極大的問號,即面對幼兒們不太熟悉的「臺灣」,7週的課程要如何規畫呢?討論結果,老師們試著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裡尋找「臺灣」的概念。討論中,老師們想到「玩」和「吃」是幼兒生活中最密切,也是最喜歡的事情,決定透過幼兒的「旅遊經驗」做為主題的引起動機吧!
幼兒們分享自己的旅遊照片,大家你一言,我一語的說著旅遊時所發生的事情,同時也開啟幼兒對「臺灣旅遊景點」的探索。
老師:「旅遊時玩過哪些東西呢?」
幼兒們說:「小人國的雲霄飛車」
「遊樂場的碰碰車」
「到科學博物館挑戰」
「在西湖渡假村與桃樂絲玩」…
透過旅遊照片的分享與討論,進而導入「臺灣」的話題。
認識臺灣12事臺灣最好玩的地方:大團體時間,老師接續上次的討論,請幼兒分享曾經去過覺得最好玩的地方。
幼兒們說:「集集,因為有摩天輪和小車子可以玩。」
「墾丁,因為可以玩水。」
「頑皮世界,因為騎馬很好玩,還可以餵鴨子。」
「臺北,因為有101大樓。」
「佳里,因為有糖果節的活動。」……
幼兒分享自己覺得最好玩的地方。
幼兒畫下自己覺得好玩的地方。
幼兒說出自己在旅遊時玩過什麼。
幼兒票選最佳的旅遊方式。
角落時間,幼兒非常喜歡「旅遊小玩家」的教具,因此,有幼兒提出為什麼不能自製一個專屬班級的大富翁遊戲呢?於是,幼兒們開始了「大玩家」的創作活動。活動中幼兒將臺灣最好玩的地方都設計在富翁裡喔!
幼兒自製的大富翁遊戲。
角落時間幼兒正進行「大玩家」的大富翁遊戲。
之後,老師針對全班幼兒曾經到過臺灣哪些地方進行調查,發現,原來去過臺中的幼兒人數最多呵!此時老師也開始將「臺灣地圖」的概念帶入課程之中。
製作臺灣地圖接續調查表的活動,為了讓幼兒了解旅遊地點的所在位置,並從中建構臺灣地理的概念,老師決定帶著幼兒一同製作臺灣地圖。完成後,在地圖上貼上旅遊照片。
幼兒參考地圖開始描繪出各縣市的輪廓。
有關臺灣的教具為了讓幼兒能更熟悉臺灣各縣市的地理位置,主題區擺放了相關的教具。角落時間一到,老師發現幼兒們會主動到主題區操作教具呵!
幼兒在進行臺灣地名的配對活動。
幼兒進行尋找臺灣各縣市地理位置的活動。
小組時間時,老師為了讓幼兒能更了解臺灣各縣市的位置,特別設計了一張「臺灣各縣市位置」的學習單,讓幼兒透過操作的過程來累積及穩固先前的學習經驗。
幼兒在小組時間進行「臺灣各縣市位置」的學習單。
尋找臺灣的位置老師在主題區放了一個地球儀,角落時間時,幼兒拿著地球儀問老師:「老師這是什麼?」老師:「這是地球儀,上面有很多的國家,臺灣也在裡面呵!」幼兒:「我們來找一找吧!」在老師的協助下幼兒終於找到臺灣了,並說著:「原來台灣這麼小唷!」
幼兒在地球儀上尋找臺灣呵!
臺灣像什麼團體時間,老師拿出預先準備的「臺灣地圖」,告訴幼兒這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--「臺灣」,然後請幼兒分享一下地圖上的「臺灣」外形像什麼?答案五花八門十分有趣,有人覺得像大象的鼻子、有人覺得像鯨魚的尾巴……,分享後老師請幼兒將自己的想像畫下來。
幼兒所創作的「臺灣像什麼創意畫」。
住在哪裡大調查老師為了讓幼兒更具體的了解自己住在哪哩,於是發給每位幼兒一張圖畫紙,請幼兒回家後繪製家裡的門牌,且帶來學校分享。
幼兒繪製的門牌。
幼兒因為門牌發現有人住的地方跟自己不一樣,如有人住在佳里鎮,有人住在學甲鎮……,老師藉此機會與全班幼兒進行「住在哪裡大調查」的活動,統計結果發現原來住在學甲鎮的幼兒人數最多呵!
「住在哪裡大調查」的經驗圖表。
臺灣走透透系列~系列一:各地文化特色篇
大團體時間,老師透過繪本與幼兒分享「各鄉鎮的文化及特色」,分享過程中幼兒也會將自己所知道的與其他幼兒分享呢!
老師透過分享與討論,導入「各鄉鎮的文化及特色」的話題。
老師設計「各鄉鎮的文化及特色」學習單,請幼兒將家鄉的特色畫出來,家長輔以文字說明。老師發現活動過後,幼兒除了認識自己的家鄉特色外,透過其他幼兒分享,也同時認識到其他鄉鎮的特色呵!
「各鄉鎮的文化及特色」的親子學習單。
角落時間,幼兒們喜歡到語文區翻閱有關介紹臺灣各地特色的書籍,然後輪流當小老師互相考考對方,看看彼此是否知道這個地方上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及好玩的地方?一本小小的地理書籍卻帶給幼兒探索臺灣的大大樂趣呵!
幼兒一同翻閱介紹臺灣各地特色的書籍。
系列二:臺灣各地小吃篇
接續「各鄉鎮的文化及特色」後,團體時間,老師請幼兒分享吃過哪些臺灣小吃,有人說:「牛舌餅」,也有人說「鐵蛋」,老師將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,並與幼兒協定未來幾天的主題時間,分別為不同的「××日」,品嘗當地的特產,如:若當天是「嘉義日」,老師會準備方塊酥與幼兒一同品嘗。
系列三:族群文化篇
在進行「各地小吃」的活動時,老師介紹了客家人喝的「擂茶」,並將「族群」的概念帶入課程裡,過程中大部分的幼兒對於原住民的音樂最感興趣,一邊聽音樂一邊好奇的問著:「老師,他們到底在唱什麼呢?」
課程結束後老師發給幼兒學習單,回家調查自己的家人屬於哪一個族群?
「我們都是臺灣人」的學習單。
系列四:走透透篇
當幼兒進行一系列探索臺灣各地文化、特產的活動後,老師運用小組的方式完成「臺灣走透透」的合作畫,藉此統整了幼兒之前的各項學習經驗。
幼兒完成的「臺灣走透透」合作畫。
創作一個臺灣島當主題進行到第5週時,幼兒對於臺灣已有初步的概念,於是有人提出:「教室為什麼不做一個臺灣呢?」「這樣我們就可以到好多好玩的地方玩了!」因為這樣的提問,啟動了幼兒創作臺灣的動力,啟動了一連串創意的展現,同時老師也發現,幼兒在過程中已將之前學習經驗如實地運用在創作之中呵!

幼兒請老師先用鉛筆畫下臺灣的外型,幼兒再用麥克筆描出外型,然後將報紙揉成長條狀,沿著線條黏貼報紙上去。
幼兒開始描繪出臺灣的外型。
幼兒運用長條狀的報紙黏貼出臺灣的外型。
幼兒繼續運用報紙及白膠糊完成臺灣的造型。
幼兒利用家長所提供的衛生紙,混合白膠及水做成了衛生紙紙漿,之後再用衛生紙紙漿完成臺灣的陸地。
製作臺灣陸地的時候,幼兒說:「老師,臺灣的中間都是高高的山,所以我們先來做山,」於是,幼兒們先利用報紙做了一排高山後,才糊上衛生紙紙漿,並塗上顏色。
完成高山後,幼兒便決議要先畫出環島的鐵路,然後再畫出每一個鐵路會經過的縣市。
有幼兒提出臺灣是一個小島,旁邊都是海,所以要創作海的想法,那要用什麼材料來作才像海呢?大夥兒決議就用藍色的塑膠袋吧!幼兒便請老師協助準備,開始進行「做海計畫」嘍!
幼兒分組進行各縣市景點特色的創作活動。
各縣市景點的作品完成後,開始進布置的工作。
我們所創作的臺灣終於完成嘍!
現在,請大家仔細的看一看,在我們創作的臺灣島裡,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呢?
臺北101大樓
臺中科博館及彰化田尾的公路花園
合歡山上有遊客做的雪人呵!
高雄科工館
宜蘭龜山島
台東的隧道
美麗的蘭嶼
此外,班上幼兒十分響往臺北的木柵動物園,但在創作的臺灣島上並沒有動物園(因空間不足無法將動物園放入),幼兒們為此覺得可惜!於是,有幼兒便提出不如就來畫動物園裡的動物吧!大家一致決議後,老師便準備不同以往的作畫工具—毛筆、墨水,讓幼兒體驗不同素材的美感。
幼兒用水彩筆及稀釋的墨水,進行水墨畫的創作,並在作品展示區展現幼兒的水墨畫。
幼兒的水墨作品(2)—老虎
團體時間,老師與幼兒討論要如何在創作的臺灣島上遊玩呢?幼兒們覺得可以做自己的玩偶,進行遊臺灣的活動啊!所以老師便將這樣的活動設計為「親子活動」,請家長協助幼兒創作一個「自己」的人偶。角落時間一到,幼兒們拿著自己的人偶開始進行「遊臺灣」的活動,只見他們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,一會兒到合歡山賞雪,一會兒到台北101,一會兒又到台東坐船賞鯨,並述說著當地的故事,此時,老師發現幼兒對於臺灣地理、歷史及各地文化特色已經相當熟悉了。
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的人偶創作。
創造心目中美麗的臺灣~成果分享老師與幼兒回顧主題所進行的各種活動,過程中幼兒的反應相當熱烈,且充滿著高度的成就感。老師:「如果我們要創作一個新的臺灣,你想它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島呢?」請幼兒分享自己的想法後,老師便邀請幼兒從設計圖開始,之後再運用不同的素材創造出美麗的臺灣島,並以此活動為主題畫下美麗的句點。
幼兒畫出心目中美麗臺灣的願景圖。
美麗的臺灣每個人都笑咪咪的。
我心目中美麗的臺灣。
幼兒製作美麗臺灣島上的彩虹。
幼兒製作美麗臺灣島上的愛心
幼兒製作美麗臺灣島上的笑臉人。
幼兒開始布置美麗的臺灣。
看!美麗的臺灣完成嘍!
幼兒們開心的慶祝「美麗臺灣」的誕生。
諾貝爾以「融入式美語」的方式,將第二語言自然融入幼兒學習的世界,我們看到幼兒不但連結了各領域的學習經驗,也提升了美語運用及理解的能力,也因為融入式美語創造了會說話的語言環境,讓中英文彼此交織出語言的連結網,使幼師更積極投入美語的學習環境,並與幼兒一同經歷了一段特別的美語學習歷程。
因為「融入式美語」,所以諾貝爾的孩子……
◆在輕鬆自在的課堂氣氛中,學習美語:幼兒在美語課時可以用中文表達或回答問題,而美語老師用美語重述幼兒的答案,讓幼兒在沒有語文壓力下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。

美語老師藉由圖卡向幼兒分享什麼是”beach”?什麼是”lake”?
美語老師與幼兒進行「聽字找圖」的活動。如:老師:Let’s go to the mountains.幼兒必須從四張圖片中找到配對的圖卡。
美語老師扮演攝影師幫幼兒拍照。
美語老師(小圖):Let’s take a picture here.
Don’t move and say cheese!
幼兒(小圖):Cheese!
◆在豐富的雙語環境中,學習美語:主題進行前、中,幼師會事先及陸續布置出豐富的語文環境,讓幼兒在充滿童詩韻文海報、語言經驗圖表、美語教具的學習環境下,經歷一場完整的語言學習。

教室裡的美語情境—
隨著中文主題「我是臺灣囝仔」及美語””Weekend Fun”的課程,幼師將兒歌海報、字母圖卡及自製的美語教具在教室布置,提供幼兒主動探索美語的學習環境,並且讓美語的學習不再是機械式的練習,而是將語言活用出來。
運用美語字卡製作迷宮圖,讓幼兒一邊走迷宮一邊學單字。
” Let’s go to the_______.”的美語句型及字卡
運用學習單製作成「陞官圖」的遊戲。
結合美語單字及兒歌”Hot spring”所創作的迷宮圖。
美語時間結束後,幼師運用課堂上的美語圖文卡布置,並請美語老師補充新的美語句型,讓幼兒與情境的互動過程中,自然而然的提升口說的能力及豐富美語單字。
”What are they?”及”They are _________.”的美語句型
◆在有意義的學習情境中,學習美語:諾貝爾提供幼兒一個支持、鼓勵、有意義的學習環境,當幼兒用母語探索中文主題時,美語老師師會自然地帶入與中文主題相關的經驗知識,例如:當幼師請幼兒分享旅遊照片時,美語老師則帶領幼兒進行「How to take a picture?」的課程。
另外,美語老師也會利用幼兒耳熟能響的兒歌「兩隻老虎」,利用它的曲調改編歌詞,教唱自創歌曲”Let’s take a picture.”
” How to take a picture?”的經驗圖表及歌曲”Let’s take a picture.”
當中文主題進行到「調查幼兒住在哪裡?」的課程……
幼師運用地圖及美語句型增進幼兒與美語互動的機會,並利用美語再一次的架構之前的學習經驗。
老師:”Where do you live?” 幼兒:”I live in ______.”
幼兒彼此進行一問一答的遊戲。
當美語老師結束兒歌活動後……
幼師運用美語掛圖請幼兒看圖配字或是將海報製成「單字—語詞—句型」的語文活動,增進幼兒與美語互動的機會。
圖文配對的活動
「單字—語詞—句型」的語文活動
在角落時間裡……
幼兒們喜歡一起運用美語的情境掛圖,搭配上美語句型所製成的經驗圖表前,進行一問一答的對話遊戲呵!
幼兒彼此進行一問一答的對話遊戲
當中文主題討論過「遊臺灣的方法」之後……
幼師將美語課堂上曾學過的句型、美語單字及圖文卡,與中文的課程結合,變成一張經驗圖表,讓幼兒透經驗圖表做口語練習,並讓幼兒在美語時間所習得的句型、單字做延伸性的學習。
”Let’s go to the ______ by _________.”的經驗圖表
當中文主題進行過「旅遊地點」的調查活動後……
美語老師則運用”I ever went to ________.”的經驗圖表,除了讓幼兒分享自己的旅遊經驗,也能增進幼兒口說的能力。
”I ever went to ________.”的經驗圖表
當中文主題進行統整活動時……
幼師也運用美語的經驗圖表”What do you like to eat?”來統整幼兒的學習經驗。(幼兒畫下自己最喜的特產,並用口語表達出來呵!)
老師(小圖):” What do you like to eat?”
幼兒(小圖):”I like to eat ________.”


書店書店 會員 活動 影音 服務站